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

第四堂課

這堂課開始老師讓一次四組報告的方式介紹各種設計思維的方法,以下是我聆聽第一組到第四組報告的心得。


第一組:What How Why的設計方法
心得:從具體到抽象(腦力激盪),我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?如何做?為什麼?
我覺得能讓人從最簡單的三個層面去思考,從具體的事物到抽象的層面。

第二組:腦力激盪法(換位思考)
心得:腦力激盪法讓我想起小時候常常天馬行空、創意豐富的時候,那時候什麼都不懂,但也因此不會被許多想法、思惟的框框侷限住,說話也充滿童趣、天真,繪畫塗鴉也隨著腦力激盪自自由自在的揮灑。國外很重視「腦力激盪」這一塊對小孩的發展,因為他比起其它的方式更具無限可能!

第三組:極端用戶
心得:消費者是極端的。有領先的一群使用者,(例:iphone6一出來,那一層的使用群會蜂擁而至地購買。)另外一端完全不使用的極端用戶則是完全不會去購買。
怎麼去為極端用戶群-長短腳設計他們穿的鞋子呢?
一隻手要去如何綁鞋帶?(在這裡我親身體會了只用一隻手綁鞋帶是有多麼的不方便,但與另外一個同學合作,加上他的另外一隻手一起綁,就能解決此不便。)
解決辦法:例用魔鬼氈可解決綁鞋帶的不便。

第四組:原形換位思考法
心得:設計者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,稱為"積極的同理心"。
可以讓使用者去畫草稿,因此了解對方的想法,也能製作簡單的遊戲,強迫使用者選擇有關你的設計關卡,讓客戶去選擇他想要的方式。
例:日本做設計很常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想,並做出雖微不足道、但卻讓人被感貼心的物品,理性結合感性,創造出更貼近人性化的產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